一分赛车6码选号必中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
——————习近平

黄雅虹

姓名:

黄雅虹

性别:

黄雅虹.png 

职称:

副研究员

学位:

学士

电话:

010-62846733

传真:


Email:

yhhuang@aliyun.com

邮编:

100085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安宁庄路1号地壳应力所

更多信息:

 

简历:

黄雅虹 女,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副研究员。

1963年10月生于甘肃武威

1984—1987年  华东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学士学位

1987—2002年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工程地震研究室、黄土动力学研究室工作;

2003.1—2006.6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岩土工程勘察院工作

2006.7—目前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工程地震研究室工作

任职:

 

现为震灾防御技术等期刊审稿人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地震地质灾害(尤其是黄土地震滑坡及场地砂土液化)、土动力学特性和场地条件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工作

学科类别:

工程地震学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在研课题:

1、科技部资助项目(2017年YFC500 403)“海域的场地特征和场地分类-海洋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课题”, 2018-2020,主要参加者;

2、中央公益型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编号:ZDJ2017-28)“利用VS30研究北京-天津-河北地区的场地特征”,2017-2021,主要参加者。

完成课题:

1、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419031)“黄土高边坡地震失稳机理研究及稳定性预测”,2008.11-2011.11,负责;

2、中央公益型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ZDJ2008-21),“汶川8.0级大地震沿中央断裂崩塌、滑坡分布特征统计分析“,2008.06-2008.12,负责;

3、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专题(2006BAC13B01-0501),“强震危险区划关键技术研究中不同场地分类方法特点以及内在联系”,2007.07-2010.07,负责;

4、地震科学联合基金,(2004D05)“黄土坡体三维最危险滑裂面的搜索及其地震稳定性分析”,2004.05-2006.05,负责;

5、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子课题(2003CCB00600-1)“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地震活动分布与主要断裂的关系研究”,2004.01-2005.12,负责;

6、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98105),“黄土地震滑坡滑裂面的遗传算法确定及动强度参数反演”,1998.06-2000.06,负责;

7、地震科学联合基金(9400039)“地震作用下黄土斜坡失稳的机理、类型及预测”,1994/10-1996/10,负责;

8、中央公益型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ZDJ2014-07),海域软土动力特性及其对地震动参数确定的影响研究,2014.08-2016.12,参加;

9、国家自然基金,51208474,考虑残余应变效应的海域软土时域积分方法及实验研究,2013.05-2015.12,参加。

获奖及荣誉:

1998年获全国第四届青年地震工作者优秀论文三等奖(第一作者)

1993年获甘肃省第五届青年地震工作者优秀论文奖(第一作者)

1992年获甘肃省及西北地区第四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第一作者)

2007年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要参加者)

2001年国家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主要参加者)

1997年获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科学进步三等奖(2项,主要参加者)

1995年获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科学进步二等奖(主要参加者)

1993年获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科学进步三等奖(主要参加者)

1989年获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科学进步四等奖(主要参加者)


代表论著:

[1] 黄雅虹,吕悦军,彭艳菊,沙海军,海域工程场地液化判别中震级取值问题探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37 (S1):3765-3774

[2] 黄雅虹,吕悦军,荣棉水,石玉成,黄土边坡“三维最危险滑裂面”的高效搜索和稳定性评价,震灾防御技术,2017,12(1):125-132。

[3] 黄雅虹,吕悦军,荣棉水,方怡,关于深层砂土液化判定方法的探讨——以港珠澳特大桥水下隧道工程场地为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41(04):856-864。

[4] 黄雅虹,吕悦军,兰景岩,施春花,史丙新,工程场地分类中等效剪切波速计算深度问题的讨论,地震地质,2010,32(02):312-319。

[5] 黄雅虹,吕悦军,周毅,赵建涛,史丙新,北京亦庄轻轨工程场地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沉降量的评估方法探讨,岩土力学,2009,30(08):2457-2462。

[6] 黄雅虹,吕悦军,彭艳菊,国内外不同抗震设计规范中场地分类方法的内在关系研究,震灾防御技术,4(1):2009,80-90

[7] 黄雅虹,吕悦军,张世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相关技术问题评述,震灾防御技术,2007,2(1): 83-91

[8] 王兰民,石玉成,黄雅虹,康来讯,王峻,刘旭,林学文,黄土动力学(黄土地震滑坡及其预测),地震出版社,2003:47−63.

[9] 张振中,孙崇绍,段汝文,王兰民,黄雅虹,石玉成,蔡红卫,王峻,李兰,黄土地震灾害预测(地震作用下黄土斜坡失稳的主要类型和主导机理的探讨及稳定性分析预测),地震出版社,1999.

[10] 黄雅虹,地震作用下黄土斜坡的稳定性分析预测,西北地震学报, 1998,20(3):52-58

[11] 黄雅虹,甘卫军,龙军华,地震作用下黄土斜坡失稳的主要类型及其主导机理,西北地震学报, 1997,19(supp.):70-77

[12] 黄雅虹,甘卫军,土坡最危险滑裂面的随机搜索和稳定性分析,内陆地震,1992,6(1):54-62

[13] 彭艳菊,吕悦军,黄雅虹,施春花,唐荣余,工程地震中的场地分类方法及适用性评述,地震地质,2009,31(02):350-362。

[14] 兰晓雯,黄雅虹,黄土高边坡最危险滑裂面搜索,中国地球物理2009,2009:550.


科学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