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赛车6码选号必中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
——————习近平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2021年度招收博士后公告

发布时间: 2021-03-04

来源: 办公室

一、单位介绍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家灾研院”)是遵照《中央编办关于更名组建应急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的批复》(中央编办复字〔2019158号)要求,由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划入应急管理部更名组建而成,为应急管理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共建的我国第一家国家级自然灾害综合性防治科研机构和应急管理科技创新、技术支撑平台,公益二类科研事业单位,2020728日正式注册登记成立,主要承担自然灾害防治重大政策、基础理论、关键技术、重要装备研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等工作。

国家灾研院面向国际防灾减灾救灾科技前沿,面向国家自然灾害防治重大战略部署,立足我国自然灾害综合减灾实战需求,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自然灾害防治科研平台。以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强国战略为引领,秉承“崇学尚德,笃志明礼”院训精神、“包容、开放、创新”和“小核心、大网络”的建院理念,汇聚国内外顶尖科技人才和优势科技资源,发挥多学科交叉特色和集成创新优势,聚焦重特大自然灾害成灾机理不清、关键技术薄弱、先进装备缺乏等卡脖子问题,发展天空地一体化综合观测技术,突破包括重特大地震灾害在内的全灾种、全要素、全过程与全链条自然灾害防治基础理论,攻克自然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瓶颈,建成国家重特大自然灾害防治理论创新中心、技术原创中心、装备研发中心、决策支持中心、国际合作中心、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和高水平应急管理智库,推动自然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天空地一体化综合观测国家自然灾害防治创新技术中心”建设,引领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防治科技发展方向,全面支撑国家构建新时代高效科学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科技体系;逐步实现重特大自然灾害风险“超前感知、智能预警、精准防控、高效救援”应急科技减灾目标,为全面提升我国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供科技支持。

二、招收专业领域

1.地震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2.链生灾害致灾机理与成灾过程

3.灾害风险自动识别技术与方法

4.特殊环境稳健数据传输与通讯技术

5.灾害风险监测预警预报技术与方法

6.应急救援装备研发与集成

7.空间对地观测及通导遥一体化技术应用

8.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9.气象灾害机理与预测研究

10.其他与复合链生自然灾害研究相关的专业

三、进站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取得学位证书起至申请入站时间止),身体健康。

2.申请者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申请在职博士后必须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3.申请者原则上需提供第一作者代表性文章2篇。

4.符合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规定的进站条件。

四、申报材料

1.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履历、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博士学习期间的成绩单、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博士学位论文获得通过的有关证明材料。

2.两位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具有博士导师资格专家的推荐信,留学博士至少需提供一份国外导师或所从事科研项目负责人的推荐信。

3.申请人如系国家统招统分博士,需由其培养单位出具统招统分证明;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在职工作以及现役军人身份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应提交其委托单位、定向培养单位、工作单位或所在部队同意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证明材料(包括脱产证明)。

4.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申请回国进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应提交教育部的博士学位认定证明。

申请者请将相关材料发送邮件至hr@ninhm.ac.cn

邮件附件命名为:姓名+专业+毕业院校+博士后入站申请。

五、在站期间福利待遇

博士后研究人员按照国家和研究院有关规定,享受科研事业单位博士后工资福利待遇。

六、博士后管理

1.进站考察:需参加研究院学位委员会统一组织的答辩会,经综合考察合格,并经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核准。

2.在站考核:中期考核和年度考核。

3.出站要求:进站满23个月后可作出站报告,经答辩合格,按照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办理出站手续。

联系人:徐老师 喻老师(010-62842607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安宁庄路1号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人事人才处 邮编:100085

网址:/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常年招收博士后。